黄疸型肝炎的原因、症状及治疗
黄疸性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、肝组织破坏重构、胆小管阻塞,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,所引起的皮肤、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。通常,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-3mg/dL时,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。下面就由我院肝病专家为大家介绍黄疸型肝炎的相关内容。
一、黄疸型肝炎产生的原因:
病毒性肝炎出现这种黄疸现象,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,并在肝细胞内复制。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,一起损害肝细胞,使肝细胞水肿、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,充血、水肿、渗出、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。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,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,使胆红素不能从胆道系统正常的排出而进入血液,胆红素随血液运行到身体各个脏器,则各脏器均可被染成黄色。这种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,与弹性硬蛋白的组织结合紧密,因此,含有丰富弹性硬蛋白的巩膜、皮肤易显出黄色,而黄疸消退也较其它组织缓慢。
其中为常见的是急性黄疸型肝炎,它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,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。
二、黄疸型肝炎的分类症状:
黄疸型乙型肝炎整个病程一般分黄疸前期、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。主要表现为恶心、肝区疼痛、食欲不振、黄疸等。
(1)黄疸前期:这个阶段,一般持续2~7日,开始有2~3日发烧、精神不振、发困多睡、疲倦乏力。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厌油腻、腹痛、两肋痛、腹胀、腹泻,开始可能有些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,如咳嗽、咽痛、流涕等,有时可误认为是感冒。
(2)黄疸期:这一阶段,大约持续1~2周,重的可持续1月以上,这时孩子出现眼黄、面黄、尿黄。尿色如浓茶或如酱油样,大便发白。随着黄疸的减轻和消退,孩子的消化道症状也逐渐减轻和消失。
(3)恢复期:这一阶段,大约持续2~3周,有的持续1~2月。这一时期黄疸已退,食欲恢复,精神和体力也逐渐恢复。肝功转氨酶逐渐下降一直到正常。肝肿大也逐渐恢复。但是肝脏实质的真正完全康复还需半年左右。 >>>点击免费咨询,在线专家
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同,不同之处在于无黄疸型肝炎无黄疸,其它症状和体征也轻。
三、急性黄疸型肝炎:
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,也是黄疸型肝炎中长出现的一种症状,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。临床表现为起病急,食欲减退,厌油,乏力,上腹部不适,肝区隐痛,恶心,呕吐,部分病人畏寒发热,继而尿色加深,巩膜、皮肤等出现黄疸。
(1)阳黄:证见黄色鲜明呈橘子色,身热,烦渴,右胁胀闷不适,恶心厌食,身倦便燥,尿赤,舌苔黄腻,脉弦数或滑数。
(2)阴黄:证见黄色晦暗,神疲畏寒,纳呆脘闷,腹胀,大便溏薄,舌质淡、苔腻,脉沉迟。
(3)急黄:证见身目呈红黄色,高热烦渴,胸满胁胀,烦躁不安,神昏谵语,抽搐,鼻衄,甚则浮肿或腹水,舌红苔腻,脉弦数或弦滑。>>>点击免费咨询,在线专家
四、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
1、HBV中西靶向疗法+中医中药:经四川中医肝病医院临床验证,“HBV中西靶向疗法+中医治黄疸”有良好效果。采用特殊制剂加入利胆、消炎、清热解毒药物,可以加速黄疸消退,加之“HBV中西靶向疗法”机能调理,更快速的达到治疗目的。
2、水冲击疗法: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往往有水的代谢失调,组织内有水分潴留现象。在治疗过程中使水分充分排出,同时让病人另饮水,或输给较大剂量维生素C的葡萄糖液,以移换排出的水分。如此反复施行,可冲洗瘀积在肝内、血液内及组织内的胆红质,使之由尿排出,从而缩短黄疸期。
3、引流:十二指肠引流,通过利胆排出毒素,有加速黄疸消退的作用。
六、如何预防黄疸性肝炎:
一、注意日常生活饮食:病毒性肝炎是可以预防的。预防的重点应应在提高全社会卫生水平上,着重抓好饮食、饮水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、便后洗手,外出归来要洗手,不吃不洁食物,不喝生水。其次,要加强医院消毒隔离,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,从而阻断医源性传播。
二、接触病人后及时注射: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,2-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,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-3针乙肝疫苗,叵接触甲方肝病人,在2周内,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的丙种球蛋白。
三、隔离接触者:小儿接触了肝炎病人后又可以传给另一个人,这样疾病会一个一个地传开去,越传越多,造成流行。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,就必须对接触者隔离观察至潜伏期结束。
我院是西南一家中医肝病医院★四川中医肝病医院★
★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
★新农合定点医院
★城镇职工定点医疗机构
★城乡居民定点医疗机构
★医院
★西南肝病研究院
如果有需求您可以在线咨询我院的肝病专家,或来电请专家帮您分析病情,免费咨询热线:028-86531099 欢迎您的来电,我们会耐心的帮您分析病情,祝您早日康复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中医治疗黄疸肝炎的方法有哪些?
